春日的讯息已至,小雨润如酥,早莺争暖树,相比去年3月街道和学校空荡荡、鲜花无人赏,今年的春天终于又恢复生机。伴随着学生返校,人员返工,人群流动与接触增多,我们为您准备了学校师生的个人防护要点、提醒您在3月注意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。
不同场景下学校师生个人防护要点
宿舍:了解自己的体温等健康状况,若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及时告知辅导员;身体不舒服也要及时报告,不带病上课。
上学及回家路上:上学放学最好采取步行、自行车方式,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佩戴口罩,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,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。
校门口:进校门前要测体温,如有发热、干咳等症状,应去临时留观区。到校后及时洗手(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)。
教室:在校期间不串座、不串班、不打闹,同学间保持一定的距离。每天上午、下午第一节课前,老师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。教室要多开窗通风,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。
食堂:错峰就餐,在食堂排队时,同学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不扎堆就餐,减少交谈。在班级用餐的,用餐前将桌子清理干净,做好手卫生。
运动场:低风险地区的学生每天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;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、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、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,均要洗手(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)。
图书馆:借书还书时,注意和他人保持安全距离,不扎堆。如馆内无人员聚集、通风良好,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时,可以不戴口罩。归还书籍后、触摸眼口鼻前及时洗手(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)。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
关注原因: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亿例,英国和南非分别报告传播力增强的病毒变异株。春节前国内出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。春节后面临大量返城人员,需关注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
预防措施:
1.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。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就医时,务必戴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2. 保持社交活动距离。到超市、餐馆、夜市等人多密集场所,或在交谈、候车、等电梯、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。近距离接触请佩戴口罩。
3. 保持手卫生。从公共场所返回、饭前便后、咳嗽或打喷嚏手捂后,用洗手液(或香皂)和流动水洗手,也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液。烹饪制作食品时,在清洗、加工生肉、禽蛋、水产品过程中要随时洗手,特别是在制作直接入口食品前一定要先洗手。
4. 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卫生习惯。
均衡饮食,适当运动;
作息规律,避免过度疲劳;
不随地吐痰,用纸巾包好口鼻分泌物,丢弃于有盖的垃圾桶内;
咳嗽或打喷嚏时,尽量避开人群;用纸巾、手绢捂住口鼻,或用手肘衣袖捂住口鼻,防止唾液飞溅;
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,不要用手接触眼口鼻。
5. 做好自我症状监测。如果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症状,可拨打上海市发热咨询热线33672885/33682885,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发病前14天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,以及与确诊(疑似)病例接触史。
6. 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按要求主动向社区、单位报备,做好社区健康管理或集中隔离观察。
3月气温仍较低,宜于病毒繁殖,请大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好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,日常注意饮食卫生,不给流行性感冒、感染性腹泻、水痘等疾病可乘之机。
门诊部
2021.3